当前位置:首页 > 工作总结 > 2024年防灾减灾周活动总结

2024年防灾减灾周活动总结

发布时间:2024-06-04 11:17:29
   编者按:今年的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十六周年纪念日,也是全国第16个防灾减灾宣传日,5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是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——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”。为了更好地纪念大地震中逝去的同胞,全国各地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,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活动,切实提升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。孩子是祖国的未来,防灾减灾,从娃娃抓起,学校的应急避险教育更为重要。下面给大家分享一篇2024年的防灾减灾周活动总结,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借鉴。

 

 

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,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互救技能,提高学校防灾减灾能力,县教育局加强领导,精心组织,以科普宣传和应急演练为重点,开展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活动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:

一、加强组织领导,明确责任。根据《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4年学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通知》和县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《2024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实施方案》精神,我局印发《县教育系统2024年“防灾减灾日”宣传活动实施方案》,要求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在5月份开展了以“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”为主题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,各学校制订活动方案,确保了宣传活动的组织领导,同时明确了工作目标、具体内容、活动形式及活动要求,为使宣传周各项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二、强化安全教育,营造浓厚氛围。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,各学校利用广播、电影、电视、报刊、班会课、宣传挂图(栏)、板报专栏、横幅标语、微信、微博、手机短信、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和手段,大力宣传普及防震避险、消防安全、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,切实提高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,真正起到“以点带面”的效果。全县学校共制作宣传横幅86条,电子屏滚动播放防灾减灾宣传标语780多条,制作宣传展板、板报近1000多块。为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和安全意识,各级各类学校以安全教育为重点,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包括地震、森林防火、山洪、雷雨等极端气象灾害防护知识的学习,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灾避灾知识和技能,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。各学校积极参与县应急局、县教育局组织的“防震减灾”网络科普竞赛活动,让学生寓教于乐的同时,进一步了解了防灾减灾知识,增强了学生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。活动期间,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召开安全主题班会600多节次,科普活动130余次,制作校园手抄报1200多幅。

三、突出实战演练,提高应对能力。在“防灾减灾周”活动期间,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防震知识宣传和防震应急演练,结合各校实际情况,科学合理地制定各项活动计划、地震演练方案和应急预案,确保在遇险应急中将损失和灾难降到最低程度。针对师生在教室、宿舍等场所可能出现地震情况,组织师生开展紧急疏散。通过演练,使全体教职工明确岗位职责,确保在现有的人员和条件下,一旦震情出现,能够快速正确地完成地震应急工作的各项任务,使学生知道在各种情况、各种地点,应怎样疏散,应该沿着哪条线路疏散,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。活动期间,全县各级各类学校、幼儿园公开展各类应急逃生演练346场次,参与师生近8万人次,公安、应急、消防等部门也到学校指导开展工作。通过演练,增强了全县师生防震减灾意识,巩固了防震避险知识,锻炼了防护自救能力。同时,邀请有关部门现场展示各类先进消防器材、无人机、救援装备、创新智慧设备,通过展示智慧技术在灾害预警、救援指挥、灾害评估等方面的应用,提高广大师生对智慧防灾减灾技术的认识和了解。

通过此次为期一周的5·12”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,营造了深厚的“防灾减灾日”宣传氛围,使广大师生了解防灾减灾知识,掌握了应对突发事件、自救互救、疏散救援的能力,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,培养了防灾减灾观念。防灾减灾知识教育是长期的,下一步,我们进一步提高站位,坚持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教育相结合,综合采用声光电等多媒体宣传形式,持续开展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和演练活动,切实打造平安校园。

版权所有:职场范文网 2002-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[职场范文网]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

Powered by 职场范文网 © All Rights Reserved.。备案号:鲁ICP备20026461号-1